我与空竹的故事
我与空竹的缘分始于小学的一个晚上。那天爹妈买了一套空竹,一个是普通空竹,一个是单边的空竹,都是硬塑料,还带哨的那种,轴承也是死轴。当时也不知道是看了教程还是爹妈把最基础的窍门告诉我了,反正就学会了抖空竹。那时候就喜欢使劲得抖,然后让空竹的声音越来越响,直到爹妈嫌太吵让我停下来为止。而单边空竹因为一头重一头轻,看着很像个陀螺,所以有尝试把它竖着扔到地上变成抽陀螺。但是因为这些空竹都是硬塑料的,还带着哨子,在家怕地砖坏,在外面怕空竹坏,更不敢把空竹抛起来。而且空竹线太细,时不时就断掉,最后也不得不雪藏了。
高考后的暑假,那段人生最悠闲自在的时间,机缘巧合下也是刷到了空竹大赛顶尖选手的表演(类似于悠悠球的那种大赛),非常地震撼,也是再次萌生了学习抖空竹的想法。更重要的是,这次在购买学习空竹之前,我有做好一定的调研工作,选择了训练空竹,我才有机会在家里练习。在暑假的学习过程中,也是根据华铃的教程学会了一些基础动作和招式,能尝试调整空竹朝向、简单地抛接空竹了。
之后,等上了大学读本科的时候,我也就军训和大一的时候抖了几次,练会了简单的垂直铃运铃。大一的时候只有一次周末早上去了操场上练习了一下高抛,就再也没有拿出来过了,可能是抖空竹的时候还太在意别人的目光了吧……
研一的时候想想其实每天在实验室蛮压抑的,就试试努力做一点改变吧,于是就捡起空竹了。这一次也是自己去练自己的,克服心理障碍不去理会他人的目光。在抖空竹有路过的人小声和同伴讨论这是不是悠悠球,有的大人(看着像 90 后的样子)不知道我玩的这是个什么东西,想想有点情绪复杂。还有一次被身后一个玩大冒险的人要了微信,两男的站一起面面相觑。这就是只要我不要脸,尴尬的就是别人吗?当然也会有小学的小朋友高兴地和爸妈说他在学校里学过,介绍我玩的是空竹的,还是蛮让人欣慰的。甚至有时候被小朋友们围起来,他们想要自己上手玩玩,那我晚上的练习时间就变成教学时间了,还有家长也会问我空竹的购买渠道。我也算是为空竹的传播做了一点点贡献的吧,这个过程还是挺快乐的。其实大多数时间别人都不会在意我在干什么的,所以所谓的心理障碍只是自己吓自己罢了。就这么从三月坚持到十一月,也算是学会了不少新招式,但最重要的是买了第二只训练空竹,学会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双铃招式。能回应当年那个中二少年的愿望的,也只有那个努力的自己吧。不过,这之后因为准备找实习和工作的事,又逐渐荒废下来了。
码字的此时,回想自己的一些目标,许多 flag 都没怎么在本科期间实现,觉得自己错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自由生活的时光。除去那些完全头脑一热的想法,像是绘画、写文、翻译、数独和天文这类的爱好,要么因为反馈感差中途难产而死,要么因为时间不够反复去世,最后坚持下来的爱好寥寥无几……害,总之希望自己不管怎样也能再次捡起之前丢掉的一些目标,趁还年轻还有机会还敢去做。